俗日:“不听老人言,吃亏在眼前。”
老人家走的路多,吃的饭多,看的书多,经的事多,享的福多,受的罪多,可谓见多识广,有丰富的生活经验,老人家说的话多是经验之谈,后生小子不可不听也。
在中国历史上,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高度发展的时期,那个时候诸子并起,百家争鸣,出现了很多“子”字辈的老人家,他们有道家、儒家、墨家、名家、法家、兵家、阴阳家,多不胜数,车载斗量,一时星河灿烂。
后来各家各派的代表曾先后聚集于齐国稷下学宫,齐宣王是个开明的诸侯王,因纳无盐丑女钟离春为后而名声大噪,对各国来讲学的专家学者不问来路一律管吃管住,享受政府津贴,对愿留下来做官的,授之以客卿,造巨室,付万钟。对不愿做官的,也给予“不治事而议论”之特殊待遇。果然这些人各为其主,各为其派,百家争鸣,百花齐放,设坛辩论,著书立说:有的说仁,有的说义,有的说无为,有的说逍遥,有的说非攻,有的说谋攻,有的说性善,有的说性恶,有的说亲非亲,有的说马非马,知彼知己,仁者无敌……留下了很多光辉灿烂的学术经典。
可惜好景不长,秦始皇时丞相李斯递话说“焚书坑儒”,结果除秦记、医药、卜筮、种树书外,民间所藏诗、书及百家典籍一把火烧个精光。到西汉武帝时,董仲舒又上了个折子,提出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从此,儒学成了正统,“黄老、刑名百家之言”成为邪说。
“有德者必有言”,儒学以外的各家各派虽屡被扫荡,却不断变幻着生存方式以求不灭,并为我们保存下了十分丰富的经典著作。在这些经典里,先哲们留下了很多充满智慧和哲理的、至今仍然熠熠发光的至理名言,我们将这些各家各派的老人家的“金玉良言”编辑成这套《老人家说》丛书,加以注释并译成英文,采取汉英对照出版,以飨海内外有心有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大读者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