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悲惨世界》是雨果在流亡期间写的长篇小说,是他的代表作,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之一。是法国十九世纪浪漫派领袖雨果继《巴黎圣母院》之后创作的又一部气势恢宏的鸿篇巨著。全书以卓越的艺术魅力,展示了一幅自1793年法国大革命至1832年巴黎人民起义期间,法国近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辉煌画卷,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,是世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。小说集中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,饱含了雨果对于人类苦难命运的关心和对末来坚定不移的信念,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。
本书是很好译本,李丹和方于两位早年就留学法国学习艺术,并从1929年翻译,书名为《可怜的人》。解放后,文化部特邀 李丹重译《悲惨世界》。从那时开始,李丹在教授法语和小提琴演奏的同时,全力投入《悲惨世界》的翻译工作。1958年5月、1959年6月,《悲惨世界》新译本一、二部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。正当第三部译毕付梓时,中国遭受了那场的浩劫。崭新的《悲惨世界》译本被扔到大火中,译者也被送进了“牛棚”,夫妇俩身心饱受摧残。1971 年,夫妇俩被释放出“牛棚”,还未平反、摘帽,老人就从箱底翻出了被老鼠咬成碎片的第三部《悲惨世界》译稿。是年,李丹70岁,方于68岁。李丹的精神日益显差,并开始咯血,然而第四部竟在这样的境况下译出来了。他又带着第五部的原著住进了医院,这一住,李丹就再也没回家,1977年5月李丹去世了……翻开他的枕头,留下的只有写在香烟壳上关于第五部的几张凌乱的断想。1980年9月、12月,这两部由方于协助校译的《悲惨世界》出版。 两位老人用半个世纪心血翻译完成的《悲惨世界》中文本,终于在198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完整出版,从此风靡全国。
后人评说《悲惨世界》这本书中文译本的命运比《悲惨世界》还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