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教材共10编38章。1-8编以作家单篇(册)作品为精读对象,文体为小说、散文和戏剧;9-10编为诗歌专题,在精读代表性诗人诗作的同时,简要呈现新诗发展史脉络。
本教材不取文学史教材一般采用的编年体式,不追求“大而全”,而讲求原著阅读之“精”和“深”。全书10编,每编所涉议题,或为现代文学史中具有“原点”意义的重要命题,或为重要文学思潮,或呈现文学史重要症候,或着眼于某一文学主题的流变历史;以之为纲,选取作品,形成单元;各单元相对独立,却有所呼应,整体上形成对现代中国文学历史走向与艺术实践的观照与反省。本教材结构新颖,不落俗套。各章作者,均在相关领域卓有建树;各章对作品个案的文本分析,富于创新,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文学作品阐释的前沿水平。本教材既严格精选名家名作,又不拘泥于论资排辈,而注重作品本身的代表性和艺术价值。本教材通过对作家作品进行个性化的审美分析,引导学生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形式,学会分析,并激发创造性思维。本教材语言深入浅出,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、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配合专业课程学习,也适用于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,同时,还可为爱好文学和写作的广大读者提供文学鉴赏的引导。 杨联芬,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。代表性论著有《晚清至五四: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》(专著)、《浪漫的中国:性别视角下激进主义思潮与文学(1890-1940)》(专著)、《孙犁:革命文学中的“多余人”》(论文)、《“恋爱”之发生与新文学观念变迁》(论文)等,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,多次获得*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。
张洁宇,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。著有《荒原上的丁香——1930年代北平“前线诗人”诗歌研究》《图本郁达夫传》《独醒者与他的灯——鲁迅<野草>细读与研究》《民国时期新诗论稿》《历史的诗意——中国现代文学与诗学论稿》等专著。 |